染指河山_分卷阅读615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615 (第1/3页)

    吏,就没有一个是蠢人。从顾命大臣昨日散朝之后到昭德殿劝谏,企图裹挟皇帝诛杀权奸,到今天上朝朝议,前后还不到十二个时辰呢,朝堂上都还没有结果定论,大臣意图诛杀权奸的事怎么就在成化城里传开了?还“自发”组织了几万百姓摁了手印,又到隆安门外为权奸请命,大家都不用谋生了?

再说,一直以来,武将都不怎么受百姓拥戴,因为武将总是在对敌军作战或镇压民乱,不仅不能给百姓带来实在的好处,代表的还是征兵,伤残和死亡。相对来说,文官,尤其是地方官吏,只要办一些实事,更容易得到一方百姓的爱戴。成化城这几万百姓,没道理放弃谋生,跑来给一个并没有为成化城做出过什么切实好处的武将请命,这太不合常理了。

当即就有大臣指出其可疑之处,认为这所谓的万民请命,是有人在背后主使操纵,建议拿下四个带头的,细细审问。

风贺响响脸一沉:“拿下带头的,隆安门外那几万百姓,你们去打发?!凭什么你们说的就是民心民意,隆安门外切切实实站着的几万百姓就不是民心民意了?”

大臣之中,也很有一些心思通透之人,一听皇帝这口气,立即就猜到,那所谓的万民请命,就算不是皇帝授意组织的,至少也当知情,同时这也表明了皇帝想要保住风将军的态度。因此一些见机得快的大臣,便见风使舵,闭口不言。但也有一些耿介的大臣,退而求其次,说顾命大臣所参劾的风将军罪状,条条俱实,连风将军本人都承认了,就算不立即诛杀,也应该拿下天牢,由大理寺立案审理之后,按凤国律例处置。

承乾帝则认为顾命大臣参劾的基本是陈年旧事,当年先帝处置这些事件时,就已经对受害一方作出过补偿,只是未对风将军做出惩处,自己作为先帝之子,不该翻先帝处置过的旧案旧事。至于顾命大臣最新参劾的权奸意图以风代贺,谋夺贺氏河山之罪,也多是猜揣之词,拿不出真凭实据。

朝堂上正争执得不可开交,内侍急跑进来,呈上刚送到化成城驿站的快马加鞭的紧急军报。

一听紧急军报,众大臣都吃了一惊,这不是刚刚驱逐了雾黑,一统了凤梦,才消停了三、四年,哪里又来的紧急军报?难道凤国什么地方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